当宁消防网APP

找产品、查资料、询价更简单

立即下载

从事故案例,再谈气溶胶灭火系统的应用风险!

2025-07-29石峥嵘当宁消防网

  气溶胶灭火装置经过了一代、二代和三代发展,第一代和第二代气溶胶均因巨大的二次伤害被明令停用,第三代气溶胶以锶盐为主,腐蚀性能有所降低,但灭火效率也大幅下降,导致灭火剂用量增加。第三代气溶胶的腐蚀性、导电性和喷放高温等缺陷依然存在,喷放后无法有效清洁。尤其是锶盐等具备一定的吸湿性能,累积时间后的不良影响更大。

  本文结合事故实例,再次提示气溶胶灭火装置的应用风险!

一、即使是采用新一代S型气溶胶,灭火剂的腐蚀和导电性能仍不可避免。

  事故示例:

  2022年,某城市中心机房的气溶胶灭火系统误喷,当时采取了一定的清洁措施,未见异常,但一段时间后设备陆续出现问题,最终仍不得不报废。该机房采用的是新一代的S型气溶胶灭火系统,是以锶盐为主氧化剂的灭火剂。事故发生后,业主、设计方、施工方、维保单位和生产厂家等陷入无尽纠结。最终认为:虽然锶盐相对安全,但仍存在一定的腐蚀性和导电性。沉淀在电子器件及集成线路上的气溶胶微粒(锶盐等)无法清理干净,散热不畅,加上微弱的短路和腐蚀累积,最终导致系统故障。尤其是,锶盐受潮后增加了导电性能和腐蚀性能。

  实际应用中,单纯的锶盐并不能保证灭火效能,厂家通常都会加入一定比例的钾盐等高效灭火剂,这类灭火剂具备较强的腐蚀性能。

二、气溶胶喷放后无法彻底清理和洁净设备。

  虽然生产厂家均要求“喷放后清理和洁净设备”,但实际应用中,气溶胶胶体微粒一旦粘附在电子器件及集成线路上,无法达到真正的洁净效果。容易导致散热不畅,加上微弱的短路和腐蚀累积,最终导致系统故障。

三、气溶胶灭火装置的实际安装无法满足规范要求。

  气溶胶灭火装置启动时,喷口高温不可避免,现行规范要求“装置喷口高于防护区地面2.0m,装置喷口前1.0 m内、其他各侧0.2 m内不应放置物品”。实际应用中,这些规定通常难以达到,也曾多次发生可燃物靠近气溶胶装置引发的火灾事故(误喷)。

  温馨提示:有些业主和设计师认为施工单位未按要求施工不关自己的事,这种观点是错误的。因为业主和设计单位最终会在工程验收文件上签章,也就等于认可了实际现场行为。

当宁消防网

相关文章

  • 一图读懂| 消防产品质量安全全链条整治工...
  • 中国消防:使用领域消防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...
  • 典型重大事故隐患警示信息(粉尘涉爆)
  • 消防3C现状中存在的问题
  • 防火分区:为何防火墙耐火极限3h,而楼板...
  • “协议”远程控制火灾报警控制器---风险...
  • 建筑构件|耐火性能确定原则
  • 一文吃透自然排烟窗设置:高度3要素、水平...
  • 电气竖井、管道井,无需设置自动灭火和火灾...
  • 七氟丙烷与全氟己酮灭火效能的比较
  • 全部评论